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岂不绝尘轨,终然称谲狂全文

岂不绝尘轨,终然称谲狂

出处:《赠张济民
明 · 顾璘
长桑饮上池,能见垣一方。
华陀得神授,为人涤肝肠。
岂不绝尘轨,终然称谲狂
张生仲景后,起自秦越乡。
少年读素问,淹贯灵枢章。
执脉炳内照,先几决存亡。
声名彻四海,岂独传维扬。
访余空山曲,相留但壶觞。
形骸委大化,何心扣灾祥。
唯有好山癖,所愿足力强。
囊中有灵药,请授一匕尝。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顾璘赠予张济民的作品,通过描绘张济民的医术高超和个人品性,展现了其独特的才华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首句“长桑饮上池”暗指张济民如古代神医长桑君般汲取知识的智慧源泉,接下来的“华陀得神授”则赞美他像华佗一样得到过神奇的医术传承。诗人认为张济民的医术不仅能治病救人,还能超脱世俗,显得有些奇特狂放。

“张生仲景后,起自秦越乡”强调张济民是继张仲景之后的医学大家,出身平凡却成就非凡。接着描述他熟读经典,精于诊断,能够预知生死。“声名彻四海”表明他的名声远播,但并未局限于一地,而是影响广泛。

诗中“访余空山曲,相留但壶觞”描绘了两人在山间相聚,饮酒谈心的场景,显示出张济民对自然的热爱和淡泊的生活态度。诗人表示自己对生死无惧,只享受山水之乐,而张济民则拥有神奇的医术,愿意分享给诗人一些“灵药”。

整首诗以赠诗的形式,赞扬了张济民的医术与人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