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作屋溪上篁,想见春风参短长
出处:《次韵曾季永乞笋》
宋 · 赵蕃
鄙夫食肉书生菜,要是均为口腹卖。
箨龙虽美亦菜流,我苦嗜之还自怪。
君家作屋溪上篁,想见春风参短长。
柰何反向寒厅乞,一束未能成报章。
箨龙虽美亦菜流,我苦嗜之还自怪。
君家作屋溪上篁,想见春风参短长。
柰何反向寒厅乞,一束未能成报章。
注释
鄙夫:指身份低微或见识浅薄的人。食肉:吃肉,比喻追求物质享受。
书生菜:指写关于蔬菜的文章,可能讽刺其不务实际。
口腹:指满足口腹之欲。
箨龙:竹笋的别称,象征清雅之物。
菜流:指被视作普通蔬菜的一类。
嗜:特别爱好。
自怪:对自己这种爱好感到奇怪。
君家:对对方的尊称,您的家。
溪上篁:溪边的竹林。
春风参短长:春天竹子生长的情景。
寒厅:寒冷的厅堂,可能暗示环境艰苦。
报章:这里指写出文章作为回报。
翻译
一个鄙陋的人吃着肉食,却写关于蔬菜的文章,如果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即使是美味的笋(箨龙),也被视为蔬菜一类,我自己对此感到奇怪,因为我对此特别喜爱。
听说你在溪边竹林建屋,可以想象那里春风吹拂,竹子生长的情景。
然而你却反过来向寒冷的厅堂求助,即使一束竹子也无法满足你的愿望,无法写出文章来表达感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次韵曾季永乞笋》。诗中,诗人以幽默诙谐的口吻表达了对竹笋的喜爱和对朋友曾季永的回应。他将自己比作“鄙夫食肉书生菜”,形象地说明自己虽然身份不高,但对美食如竹笋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认为即使是美味的竹笋,本质上也是蔬菜的一种,而他自己对此感到惊奇。
接着,诗人想象曾季永在溪边竹林建屋的情景,春风拂过,竹影婆娑,显得生机盎然。然而,当曾季永向他索要竹笋时,诗人却调侃地说,他宁愿在春天享受这份自然馈赠,而不是将其作为回报文章的交换品。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通过日常小事,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