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
出处:《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
唐 · 韦应物
郁郁杨柳枝,萧萧征马悲。
送君灞陵岸,紏郡南海湄。
名在翰墨场,群公正追随。
如何从此去,千里万里期。
大海吞东南,横岭隔地维。
建邦临日域,温燠御四时。
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
富豪虞兴戎,绳墨不易持。
州伯荷天宠,还当翊丹墀。
子为门下生,终始岂见遗。
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
上将玩国士,下以报渴饥。
送君灞陵岸,紏郡南海湄。
名在翰墨场,群公正追随。
如何从此去,千里万里期。
大海吞东南,横岭隔地维。
建邦临日域,温燠御四时。
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
富豪虞兴戎,绳墨不易持。
州伯荷天宠,还当翊丹墀。
子为门下生,终始岂见遗。
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
上将玩国士,下以报渴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郁郁:茂盛的样子。萧萧:形容风声或马叫声凄凉。
灞陵岸:古地名,离别之地。
紏郡:指古代的南海郡。
翰墨场: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群公:众多显赫的人物。
绳墨:比喻法度、准则。
不易持:难以维持。
州伯:地方官员。
翊:辅佐。
丹墀:宫殿前的台阶,代指朝廷。
门下生:门生,弟子。
终始:始终,从头到尾。
见遗:被遗忘。
酌贪泉:引用典故,指处在贪腐环境中仍能保持廉洁。
磷缁:比喻因受污染而变质。
翻译
茂盛的杨柳枝摇曳,远行的马儿哀鸣声萧萧。在灞陵岸边送你,你将前往南海边的郡县。
你的名字在文人墨客中传扬,众多才子正追随你的足迹。
为何此刻你要离去,前路漫漫,相隔千里万里。
浩瀚的大海吞吐东南,横亘的山脉隔断了大地。
你在新建的邦国治理,四季温暖如春。
各国都来朝贡,珍贵奇异的物品献给京城。
富商可能引发战乱,法律的准绳难以保持稳定。
地方官员承蒙皇恩,应归来辅佐朝廷。
你是门生,始终不会被遗忘。
但愿你能像在贪婪的泉水旁,心中依然清廉。
上将军欣赏国之栋梁,下则用来解救饥渴的人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厚祝愿。"郁郁杨柳枝,萧萧征马悲"两句以生动的意象开篇,通过杨柳依依和征马哀鸣来表达送君时的心境。诗人用这两种常见于古代离别场合的意象,巧妙地传递了送别之情的沉重与悲凉。
"送君灞陵岸,紏郡南海湄"进一步具体化了送别的情景,通过实地名的运用,使得景象更加鲜明。"名在翰墨场,群公正追随"则显示了被送别者在文学或文化领域的声望和影响力。
"如何从此去,千里万里期"表达了对远方朋友未来旅途上的关切与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不舍。"大海吞东南,横岭隔地维"则通过壮丽的地理景观,凸显了空间距离的辽阔和心理上的隔阂。
接下来的几句"建邦临日域,温燠御四时。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富豪虞兴戎,绳墨不易持。州伯荷天宠,還當翊丹墀",则描写了一种帝王或高官的辉煌与权力场景,可能暗示着被送别者的未来职位和影响力。
最后两句"子为门下生,终始岂见遗。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则转向了对后代的期望,以及希望能够保持纯正的心志,不受外界诱惑。这也可能是诗人对于被送别者品德和行为的一种祝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情景的细腻描绘、对未来美好祝愿的表达以及对高位人物权力场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与丰富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