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仙佩夜何其,伫立空庭白露滋
出处:《七夕闺怨》
明 · 邓云霄
珊珊仙佩夜何其,伫立空庭白露滋。
乌鹊未酬机上锦,蜘蛛偏得箧中丝。
天孙归路犹含恨,神女他山别有期。
久卸残妆掩鸾镜,懒将新月比蛾眉。
乌鹊未酬机上锦,蜘蛛偏得箧中丝。
天孙归路犹含恨,神女他山别有期。
久卸残妆掩鸾镜,懒将新月比蛾眉。
鉴赏
这首《七夕闺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七夕之夜的内心世界。诗中的“珊珊仙佩夜何其”,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冷的氛围,仿佛仙子的佩环在夜晚轻轻摇曳,引人遐想。接着,“伫立空庭白露滋”一句,通过女子独自站立于空旷庭院中,感受着白露的湿润,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哀愁的情绪。
“乌鹊未酬机上锦,蜘蛛偏得箧中丝”两句,运用了乌鹊与蜘蛛的意象,乌鹊象征着牛郎织女的相思之情未能实现,而蜘蛛则似乎在编织着某种情感的网,暗示着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对比,既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也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天孙归路犹含恨,神女他山别有期”则直接点明了女子对牛郎织女故事的联想,表达了对爱情不公的愤懑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最后,“久卸残妆掩鸾镜,懒将新月比蛾眉”两句,通过女子卸妆、掩镜、懒于比较新月与蛾眉的行为,形象地展现了她对美好事物的逃避和自我否定,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自我哀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七夕之夜特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女子内心情感细腻入微的刻画,成功地传达了七夕节特有的哀愁与期盼,展现了明代女性在特定节日背景下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