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
出处:《白菊杂书四首 其四》
唐 · 司空图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
漫道南朝足流品,由来叔宝不宜多。
漫道南朝足流品,由来叔宝不宜多。
注释
黄鹂:一种叫声清脆的鸟。啭:鸟鸣声。
白菊:白色的菊花,常用于秋天的象征。
剩过:度过,独自度过。
漫道:别说,不要讲。
南朝: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指东晋到隋朝之间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流品:指人物的风度、品格。
叔宝:陈叔宝,南北朝时期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以奢侈荒淫著称。
翻译
黄鹂鸟鸣声中还有谁与我一同倾听,白色菊花盛开的时候我只能独自度过。别说南朝时的人物才足够风流潇洒,毕竟像陈叔宝那样的人不应该太多。
鉴赏
这段诗摘自唐代诗人司空图的《白菊杂书四首(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独赏自然之美的情怀。
“黄鹂啭处谁同听”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听到黄鹂鸟鸣叫,却没有人能与他共同倾听这自然界的声音。这里的黄鹂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谁同听”则表现出一种孤独感,似乎只有诗人才真正欣赏这份静谧。
“白菊开时且剩过”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白菊花在秋季盛放,但诗人却不急于一时品味完毕,而是想要慢慢享受这份美好,让时间稍微停留,多一些欣赏的余裕。
“漫道南朝足流品”中,“南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南朝,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过去某种文化或艺术的追忆和向往。诗中的“足流品”则是说这种追寻并非出于功利,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由来叔宝不宜多”中的“叔宝”一般指的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他以其超凡脱俗的艺术造诣闻名。诗人用“由来叔宝不宜多”表达了一种态度:对于高洁的艺术追求,不应该过于频繁或贪婪,而应保持一种恰到好处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之美的情操,以及他对于时间和艺术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