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窗纸风萧萧,虚檐度鸣竹全文

窗纸风萧萧,虚檐度鸣竹

出处:《大雨有感
明 · 李东阳
积雨盈我庭,流水入我屋。
移床就墙东,岂为避烦溽。
瓶罂互杂遝,出入泥汩汩。
我病不得眠,喧呼烦童仆。
弱抱增百忧,端居茧双足。
所思室岂远,咫尺限溪谷。
高歌寡酬和,曲罢意转促。
窗纸风萧萧,虚檐度鸣竹
柴门晚当闭,日入坐秉烛。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大雨带来的生活不便与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积雨盈我庭,流水入我屋”生动地展现了雨水满溢庭院,甚至渗入屋内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湿冷、压抑的氛围。接着,“移床就墙东,岂为避烦溽”表达了诗人为了躲避潮湿而调整居住环境的无奈之举。

“瓶罂互杂遝,出入泥汩汩”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大雨带来的不便,无论是器物的杂乱还是行走时的泥泞,都让生活变得不那么顺畅。接下来,“我病不得眠,喧呼恼童仆”揭示了大雨不仅影响物质生活,也对人的精神状态产生了负面影响,诗人因病无法安睡,还因此打扰了家人的平静生活。

“弱抱增百忧,端居茧双足”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苦闷,大雨使得身体不适加剧,长时间的静坐又让双脚如同被茧束缚,身心俱疲。最后,“所思室岂远,咫尺限溪谷。高歌寡酬和,曲罢意转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即使距离并不遥远,却被溪谷阻隔,难以相见。同时,诗人通过高歌来排遣孤独,但歌声无人应和,反而更加凸显了内心的孤寂与急切。

“窗纸风萧萧,虚檐度鸣竹。柴门晚当闭,日入坐秉烛”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风声、竹叶的响动以及在昏暗中点烛夜读的情景,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深夜难眠,借读书以消磨时光的状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雨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与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