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西征见玉人,檐花池草话情亲
出处:《赠谢平山》
明 · 杨慎
千里西征见玉人,檐花池草话情亲。
风流陶令归何早,文藻桓谭论更新。
席上休谈当世事,柸中强觅旧时春。
坡仙诗句君知否,且斗樽前见在身。
风流陶令归何早,文藻桓谭论更新。
席上休谈当世事,柸中强觅旧时春。
坡仙诗句君知否,且斗樽前见在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赠谢平山》,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首句“千里西征见玉人”,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后与谢平山相见的惊喜,将对方比喻为珍贵的玉人,显出其高雅气质。次句“檐花池草话情亲”则写出两人亲密无间的交谈,如同观赏屋檐花和池边草一般自然亲切。
第三句“风流陶令归何早”,借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风流逸事,暗示谢平山的才情出众,但又惋惜其离开得太早。第四句“文藻桓谭论更新”,进一步赞美谢平山的学识丰富,言辞新颖,堪比汉代学者桓谭。
第五、六句“席上休谈当世事,柸中强觅旧时春”,劝诫友人在聚会中暂忘现实烦恼,尽力寻找昔日的美好回忆。最后一句“坡仙诗句君知否,且斗樽前见在身”,以苏东坡的诗风来比拟谢平山的才情,并邀请他在酒席间尽情挥洒,享受当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比和典故,既赞扬了友人的才华,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