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花似雪,那得酒如湘
出处:《用明有携酒赏梅之约久而未至复和以督之》
宋 · 胡寅
美酒名花并,无情即易忘。
小槽应注瀑,大树欲残妆。
虽则通达道,其如隔缭墙。
寄人惭大庾,求伴愧高阳。
好傍枝间醉,时闻盏面香。
已勤赓唱久,未睹肆筵长。
月下疏疏映,风馀片片狂。
可怜花似雪,那得酒如湘。
梦作瑶林去,斟浮玉斝光。
八仙当避席,百卉定羞芳。
莫待松醪碧,休寻蜜萼黄。
风流贵公子,火急效原尝。
小槽应注瀑,大树欲残妆。
虽则通达道,其如隔缭墙。
寄人惭大庾,求伴愧高阳。
好傍枝间醉,时闻盏面香。
已勤赓唱久,未睹肆筵长。
月下疏疏映,风馀片片狂。
可怜花似雪,那得酒如湘。
梦作瑶林去,斟浮玉斝光。
八仙当避席,百卉定羞芳。
莫待松醪碧,休寻蜜萼黄。
风流贵公子,火急效原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名花:美女或名贵的花卉。无情:指没有情感。
小槽:小型的酿酒容器。
瀑:比喻酒流如瀑布。
隔缭墙:形容难以接近的障碍。
大庾:地名,梅花产地。
火急:急忙,迫切。
原尝:古代饮酒的礼节,表示敬意。
翻译
美酒和名花相伴,若无情感便容易遗忘。小小的酒槽应注入瀑布般的激流,大树也要打扮得更加娇艳。
虽然通晓道理,但犹如被缭绕的墙阻隔。
寄情于人感到惭愧,像大庾岭的梅花,寻求伴侣又心生愧疚。
喜欢在树枝间陶醉,时常能闻到杯中酒的香气。
已经长久地应和歌唱,却未曾见过盛大的宴会。
月光下稀疏的花朵映照,风吹过后花瓣飘零狂舞。
可惜花儿如白雪般易逝,哪有湘江酒那样醇厚。
梦中仿佛进入仙境,玉斝中的酒泛着光芒。
八仙都要让座,百花也会为我羞愧。
不要等到松子酿成碧绿的酒,也不要寻找黄色的蜜花。
风流倜傥的公子,赶快效仿古人品鉴美酒。
鉴赏
这首宋诗《用明有携酒赏梅之约久而未至复和以督之》是胡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能践约赏梅的期待与催促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美酒与名花的交融,暗示了赏梅聚会的美好,然而友人迟迟未至,让诗人感到遗憾。他用“小槽注瀑”形容美酒倾泻,以“大树欲残妆”比喻梅花盛开,形象生动。
诗人感叹即使道路通达,却因间隔难以亲近,表达了对友人到来的渴望。他自嘲寄人篱下,又以“惭大庾”、“愧高阳”暗指自己期待与友人共享佳酿。在月下梅影疏疏,风后花瓣飘零的场景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赏梅的好时光。
“梦作瑶林去”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仙境,希望与友人共饮美酒,共享月色。他甚至设想连神仙八仙也会为这美景让座,百花也会为之羞愧。诗人提醒友人不要错过这赏梅的好时节,不要等到松子酿成的美酒变绿,也不要寻找尚未成熟的蜜萼。
最后,诗人以“火急效原尝”的急切语气,催促友人尽快履行约定,享受这场风流雅事,显示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