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思泛沧溟,千里才一饷
宋 · 李纲
榜舟溯回溪,夏潦适川涨。
惊湍激怒澜,怪石立异状。
篙师巧为计,巨细施石上。
噪呼集众力,进寸退寻丈。
峥嵘三数峰,竟日不离望。
乃知势不便,智力未足仗。
我行极江海,幸免鱼腹葬。
书生妙言辞,过谓神所相。
及兹困沟渎,更觉水石壮。
翻思泛沧溟,千里才一饷。
岂惟小中州,端欲簉昆阆。
斯游不可忘,临风默惆怅。
惊湍激怒澜,怪石立异状。
篙师巧为计,巨细施石上。
噪呼集众力,进寸退寻丈。
峥嵘三数峰,竟日不离望。
乃知势不便,智力未足仗。
我行极江海,幸免鱼腹葬。
书生妙言辞,过谓神所相。
及兹困沟渎,更觉水石壮。
翻思泛沧溟,千里才一饷。
岂惟小中州,端欲簉昆阆。
斯游不可忘,临风默惆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鹅城至河源的乘舟之旅,途中遭遇暴雨和湍急的江流,以寸步难行的状态前进。诗中通过“榜舟溯回溪”、“夏潦适川涨”、“惊湍激怒澜”等描述,展现了自然环境的险恶与挑战。
“篙师巧为计,巨细施石上”,表现了船夫的智慧与努力,他们巧妙地利用石头来帮助船只前进。“噪呼集众力,进寸退寻丈”,则描绘了众人齐心协力,尽管进展缓慢,但仍在艰难中前行。
“峥嵘三数峰,竟日不离望”,表达了作者对前方未知的期待与担忧,同时反映出旅途的漫长与艰辛。“乃知势不便,智力未足仗”,点明了面对自然力量时人类的渺小与无力。
“我行极江海,幸免鱼腹葬”,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安全的庆幸。“书生妙言辞,过谓神所相”,体现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认为自己可能得到了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庇佑。
“及兹困沟渎,更觉水石壮”,在困境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翻思泛沧溟,千里才一饷”,表达了作者对大海广阔无垠的向往,以及对短暂旅程的反思。“岂惟小中州,端欲簉昆阆”,表达了作者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希望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立足。
最后,“斯游不可忘,临风默惆怅”,总结了这次旅行的体验,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与回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