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以天山禾,贮之黄金台
出处:《送王龟龄赴越州宗丞》
宋 · 周必大
册府号冀北,一时聚奇材。
嗟我虽末至,尚及相追陪。
胡子真老骥,元章盖龙媒。
尔来厌名缰,蹙踏游九垓。
王子乃汗血,疑是西极徕。
忠精贯日月,声名震陪儓。
君王市骏骨,得此七尺騋。
秣以天山禾,贮之黄金台。
玉勒绣罗鞍,映带文锦鞯。
谓言开道路,亦复薄蓬莱。
乞归丞相府,连月书百回。
东郊台公姓,笑渡涛江雷。
奉身信美矣,体国安在哉。
帝家十二闲,何尝列驽骀。
迟子复立仗,来归勿徘徊。
嗟我虽末至,尚及相追陪。
胡子真老骥,元章盖龙媒。
尔来厌名缰,蹙踏游九垓。
王子乃汗血,疑是西极徕。
忠精贯日月,声名震陪儓。
君王市骏骨,得此七尺騋。
秣以天山禾,贮之黄金台。
玉勒绣罗鞍,映带文锦鞯。
谓言开道路,亦复薄蓬莱。
乞归丞相府,连月书百回。
东郊台公姓,笑渡涛江雷。
奉身信美矣,体国安在哉。
帝家十二闲,何尝列驽骀。
迟子复立仗,来归勿徘徊。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冀北:古代地名,指冀州北部,象征朝廷的府库。奇材:指非凡的人才。
末至:来得晚。
追陪:共事,陪伴。
老骥:比喻德高望重的人。
龙媒:古代比喻贤臣或杰出人才。
名缰:世俗的束缚,指官场名利。
九垓:广阔天地,极言其游历范围。
汗血:形容马的珍贵,传说中西域汗血宝马。
陪儓:同僚,同伴。
七尺騋:七尺高的好马。
秣:喂养。
黄金台:古代招贤纳士的地方,这里指珍藏宝物之处。
玉勒:玉装饰的马勒,指贵重的马具。
蓬莱:仙岛,这里指理想中的仙境。
丞相府:古代高级官员的府邸。
涛江雷:形容气势宏大。
翻译
朝廷的府库号称冀北,聚集了众多奇异的人才。虽然我来得晚,但还能赶上与他们共事。
胡子如同老骥,元章堪称龙的使者。
你厌倦了世俗的束缚,奔腾在广阔的天地间。
王子似汗血宝马,疑似从极西而来。
你的忠诚和精明如日月,名声震动同僚。
君王买骏骨,得到了这匹七尺高的良驹。
用天山的谷物喂养它,珍藏在黄金台上。
配以玉制的勒带和绣花的罗鞍,华美无比。
你说要开辟道路,也想接近仙境。
请求回归丞相府,连续数月书信不断。
东郊有位台公,笑对涛江雷般的壮志。
自身确实美好,但国家的安危又在何处呢?
皇家十二闲职,从未接纳过平庸之才。
期待你再次站在朝堂,归来时不要犹豫不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为好友王龟龄赴任越州宗丞而作,表达了对王龟龄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期许。诗中以"冀北"和"奇材"比喻人才聚集,赞美王龟龄如同老骥和龙媒,才华出众。诗人感叹自己虽未早达,但能与他共事感到荣幸。接着,将王龟龄比作汗血宝马,象征其才能非凡,忠诚显赫。皇帝不惜重金购得良驹,喻指对王龟龄的重视。
诗中描述了王龟龄将得到的优厚待遇,如天山的饲料、黄金台的安置,以及华丽的装备,预示他在新任上的显赫地位。然而,诗人也提醒他,不应过于沉迷于权势,而应关注国家安危。最后,诗人劝告王龟龄尽快回归丞相府,同时表达了对他的期待,希望他能早日回到朝廷的核心位置。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人才的赞美,又有对国家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