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耸层峰后,碑镌巨石新
出处:《吊双泉大师真塔》
唐 · 齐己
塔耸层峰后,碑镌巨石新。
不知将一句,分付与何人。
静坐云生衲,空山月照真。
后徒游礼者,犹认指迷津。
不知将一句,分付与何人。
静坐云生衲,空山月照真。
后徒游礼者,犹认指迷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塔:佛教寺庙中的高建筑。层峰:重叠的山峰。
碑:刻有文字的石碑。
镌:雕刻。
不知:不了解,不明白。
将一句:指某一句深奥或重要的话。
分付:交付,传达。
何人:什么人,哪位。
静坐:安静地坐着,通常指冥想或修行。
云生衲:云雾环绕僧衣,衲指僧袍。
空山:寂静的山,无人的山。
月照真:月光照耀下显现出的真实或真理。
后徒:后来的弟子,信徒。
游礼:游览并礼拜,表示敬仰。
指迷津:指引迷失道路的人,比喻给予精神上的指导。
翻译
高塔矗立在重峦之后,新刻的碑文在巨石上闪耀。不禁疑惑这深奥的话语,该交付给哪位知音来领悟。
静坐间云雾缭绕僧衣,空旷的山中月光映照着修行的真谛。
后来的信徒们前来朝拜,仍能从这里找到指引迷津的方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吊双泉大师真塔》。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悼念和赞美佛教高僧的大师真塔(即墓塔)的诗歌。
诗的开头“塔耸层峰后,碑镌巨石新”描绘了真塔所在的壮观景象。塔位于层峦之后,与自然山峰相呼应,而碑文则是刻画在坚硬的巨石之上,这些都是对佛教高僧崇敬与纪念的手法。
“不知将一句,分付与何人”表达了诗人对于大师遗教的珍惜和传承的困惑。诗人感慨于如何才能把握并传递大师留下的智慧与精神。
接下来的“静坐云生衲,空山月照真”则是对佛教修行生活的一种描绘。静坐中云气升腾,衲衣随风飘动,而空山之下,大师的真理如同明月般清晰可见。
最后两句“后徒游礼者,犹认指迷津”表达了诗人作为大师门下的后学,对于先辈遗教依然感到困惑和不解,需要寻找引导以解开心中的迷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佛教精神的追求与崇敬,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大师的深切悼念和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