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冠本愿致唐虞,白首那知堕腐儒
出处:《初冬有感二首 其二》
宋 · 陆游
峨冠本愿致唐虞,白首那知堕腐儒。
碌碌不成千载事,骎骎又见一年徂。
无僧解辍斋厨米,有吏频徵瘦地租。
要信此翁顽到底,只持一笑了穷途。
碌碌不成千载事,骎骎又见一年徂。
无僧解辍斋厨米,有吏频徵瘦地租。
要信此翁顽到底,只持一笑了穷途。
注释
峨冠:形容高高的帽子,象征尊贵或学识。唐虞:古代理想盛世,指唐尧和虞舜的时代。
白首:指年老,头发花白。
堕:陷入,这里指陷入腐儒之境。
碌碌:形容无所作为,忙碌而无成效。
骎骎:形容马跑得快,引申为时间流逝迅速。
辍:停止,放弃。
瘦地租:贫瘠土地上的苛捐杂税。
顽:固执,不轻易改变。
穷途:困境,无路可走。
翻译
峨冠本愿效忠于唐虞盛世,白发苍苍却成了腐儒之流。一生忙碌却一事无成,时光匆匆又过了一年。
没有僧人愿意放弃斋堂的米粮,官吏频繁征取贫瘠土地的税租。
确信这位老者顽固到底,只能以微笑面对人生的困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初冬有感二首(其二)》。诗中,作者以峨冠(古代士人的高帽子)自比,表达了他早年志向高远,希望能在盛世唐虞时期建功立业。然而,岁月匆匆,白首相加,他发现自己并未实现理想,反而陷入庸碌无为的境地,感叹时光荏苒,一年又一年过去。
诗人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现实的困顿,僧人不再能为他提供斋饭,官府频繁征税,连贫瘠的土地都难以逃脱。面对这样的困境,他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坚韧,坚信自己顽固不屈,只能以微笑面对人生的穷途末路。
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体现了陆游晚年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