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诗鸣卧雪堂,暮年长啸走南荒
出处:《东坡二首 其一》
宋 · 陈造
五载诗鸣卧雪堂,暮年长啸走南荒。
当时戏綵慈亲侧,岂复陈编羡范滂。
当时戏綵慈亲侧,岂复陈编羡范滂。
注释
五载:五年。诗鸣:吟诗。
卧雪堂:雪堂(书房名)。
暮年:晚年。
长啸:大声呼啸。
走南荒:流浪到南方荒僻之地。
当时:当年。
戏綵:嬉戏玩耍。
慈亲:慈祥的母亲。
侧:旁边。
岂复:哪里还。
陈编:编入史书。
羡:羡慕。
范滂:东汉人,以刚正不阿闻名,后被冤枉下狱。
翻译
五年来在雪堂吟咏诗歌,晚年时长啸着流浪到南方。当年在慈爱的母亲身边嬉戏,哪里还会羡慕编入史书的范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东坡二首(其一)》。诗中,诗人回忆了自己早年的时光,曾在五载之中专注于诗歌创作,寓居在雪堂之中,生活虽然清苦,但内心充满诗意。到了晚年,他却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北方,流浪到南方的荒野之地,发出深沉的长啸,表达了人生的沧桑与无奈。
"五载诗鸣卧雪堂"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在雪堂专心致志写诗的情景,"卧雪堂"象征着他的清贫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暮年长啸走南荒"则展现了诗人晚年的漂泊生涯,"长啸"表达了他的壮志未酬和内心的激昂。
"当时戏綵慈亲侧"回忆了诗人与慈爱的母亲在一起的温馨时光,"戏綵"暗示了诗人儿时的天真和母爱的温暖。然而,"岂复陈编羡范滂"则透露出诗人不再羡慕他人如范滂那样仕途显赫,而是更珍视曾经的家庭亲情和个人文学成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的人生转折和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