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三鸟使,相逐绛台傍
出处:《叶太孺人挽章六首》
明 · 胡应麟
何来三鸟使,相逐绛台傍。
夜月残西岛,晨霜浸北堂。
丛兰芳独远,寸草恨空长。
尚忆飞云起,停车望太行。
夜月残西岛,晨霜浸北堂。
丛兰芳独远,寸草恨空长。
尚忆飞云起,停车望太行。
鉴赏
这首挽诗以哀婉之笔,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悼念之情。首句“何来三鸟使”,以三鸟使者之说,暗喻逝者已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与哀愁。接着“相逐绛台傍”一句,将思念之情具象化为三鸟跟随逝者身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浓厚度。
“夜月残西岛,晨霜浸北堂”两句,通过时间的交替和自然景象的变化,渲染出一种凄清而深沉的氛围,暗示逝者离世后留下的孤独与寂静。月落西岛,象征着夜晚的结束,晨霜浸润北堂,则预示着清晨的来临,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隐含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
“丛兰芳独远,寸草恨空长”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逝者比作丛中孤芳自赏的兰花和寸草,表达了对逝者独特魅力和生命价值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失去这样一位重要人物的深深遗憾和不舍。兰花虽美,却只能独自绽放,寸草虽小,却在空旷中徒增哀伤,这两句诗以植物的生长状态,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最后,“尚忆飞云起,停车望太行”两句,以回忆中的云起和凝望太行山的动作,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云起象征着逝者灵魂的升腾,而望向太行山则是对远方的寄托,既是对逝者最终归宿的想象,也是对逝者精神永存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既有对逝者生前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