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曾不置黄金,野褐纶巾善陆沉
出处:《赠周山人 其一》
宋末元初 · 陈深
床头曾不置黄金,野褐纶巾善陆沉。
七十康强疑有道,一毫荣辱不惊心。
草根露冷沾芒屦,柏子烟清暖布衾。
时启青囊看山水,行歌行入白云深。
七十康强疑有道,一毫荣辱不惊心。
草根露冷沾芒屦,柏子烟清暖布衾。
时启青囊看山水,行歌行入白云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周山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长安蹀躞共芳尘”以动态的描写展现了两人在长安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仿佛漫步于繁华的都市中,共享着青春的芬芳。接着,“冉冉回惊十五春”则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表达了岁月如梭,转眼间十五个春去秋来,令人不禁感到时光的匆匆。
“相见俱怜玄鬓改”一句,诗人通过描述双方因岁月而改变的外貌特征,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这里的“玄鬓”指的是黑发,随着年龄的增长,黑发逐渐变白,象征着青春的逝去。接下来,“故知敢谓白头新”则表达了对老友之间情感的坚定信念,即使容颜已老,但心中的友谊却如同新发一样,依然鲜活且珍贵。
“袖中锦字愁漫灭”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锦字代表了深情的书信或礼物,但在岁月的流逝中,这些美好的记忆似乎也渐渐模糊,让人感到一丝忧愁。“海上渔竿羡隐沦”则是对周山人选择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羡慕他能在海边垂钓,远离尘嚣,过上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便欲拂衣从汝去,已教人制白纶巾”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好友的脚步,一同归隐的愿望。然而,现实中的束缚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只能通过制作白色的纶巾来寄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好友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友情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真挚友谊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