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灯交烂,清香篆自薰
出处:《中秋待月终夕阴晦偶书》
宋 · 吴中复
待月西楼上,平秋气象分。
辉光唯此夜,遮掩奈浮云。
红烛灯交烂,清香篆自薰。
明年好景在,何处会多闻。
辉光唯此夜,遮掩奈浮云。
红烛灯交烂,清香篆自薰。
明年好景在,何处会多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待月:等待月亮。西楼:高楼西边。
平秋:秋季的夜晚。
气象分:景色分明。
辉光:月光。
遮掩:被遮挡。
奈:无奈。
浮云:天上的云彩。
红烛:红色蜡烛。
灯交烂:光芒交错。
清香:清新的香气。
篆自薰:篆刻图案散发出香气。
明年:来年。
好景:美好的景色。
何处:在哪里。
会多闻:再次听到。
翻译
我在西楼等待月亮升起,秋天的景色显得格外分明。明亮的光辉只在此刻展现,却被浮云遮挡,令人无奈。
红色蜡烛的光芒交错闪烁,清新的香气从篆刻图案中散发出来。
期待明年的美好景色,不知会在哪里再次听到这样的景象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节的夜晚,诗人在西楼上等待着明月。"平秋气象分"一句表达了秋天特有的清爽气氛和景象,而"辉光唯此夜"则强调了这一夜的特别与独特。"遮掩奈浮云"显示了诗人对月亮被云遮挡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红烛灯交烂,清香篆自薰"描绘了一幅节日里温馨而富有情调的场景。红色的蜡烛光芒交织,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安逸和愉悦的情境。
最后两句"明年好景在,何处会多闻"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景象的期待,以及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个地方再次听到关于今夜的美好描述。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暗含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记忆保存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中秋月夜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节日气氛的捕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