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辽车马日纷纷,袖手看人古未闻
出处:《中立》
清 · 李希圣
渡辽车马日纷纷,袖手看人古未闻。
国是近来徒尔尔,妖言吾亦欲云云。
事前表饵非无计,局外雌雄尚未分。
闻道临边诸将语,太平援例论功勋。
国是近来徒尔尔,妖言吾亦欲云云。
事前表饵非无计,局外雌雄尚未分。
闻道临边诸将语,太平援例论功勋。
鉴赏
这首诗《中立》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首联“渡辽车马日纷纷,袖手看人古未闻”,描绘了辽阔边疆地带战事频繁、车马不息的景象,而诗人却选择袖手旁观,这在古代似乎颇为罕见,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冷静观察与超然态度。
颔联“国是近来徒尔尔,妖言吾亦欲云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现状的失望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虚假言论的反感。这里“国是”指国家政策或治理方向,“妖言”则可能暗指那些不实或有害的言论,诗人对此表示出想要发声的意愿,但又感到力不从心。
颈联“事前表饵非无计,局外雌雄尚未分”,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思考。他认为,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有应对之策,但在局外观察,各方势力的胜负还未见分晓,体现了诗人对局势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决策者应有远见的期待。
尾联“闻道临边诸将语,太平援例论功勋”,通过引用他人的话语,反映了诗人对边防将领们如何评价功过、论定功勋的关切。这里的“太平”可能象征着和平时期的标准,而“援例”则是遵循惯例的意思,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和平时期功勋评定标准的关注,以及对如何在和平与战争之间保持公正评价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敏锐洞察,以及对国家治理、个人责任与和平价值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