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须移醉石,偃卧北窗幽
出处:《佚老堂为陶敏宣德题》
宋 · 张舜民
未老刚称老,言休即便休。
浔阳真有后,彭泽善贻谋。
隐几悲残漏,回头见急流。
便须移醉石,偃卧北窗幽。
浔阳真有后,彭泽善贻谋。
隐几悲残漏,回头见急流。
便须移醉石,偃卧北窗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未老:尚未真正衰老。老:衰老。
刚称:立即自称。
言休:说到停止。
便休:立刻停止。
浔阳:古代地名,今江西九江。
真有:确实存在。
后:接替者。
彭泽:指陶渊明,曾任浔阳太守,以清廉著称。
贻谋:出谋划策,遗留智慧。
隐几:倚着几案。
悲残漏:感叹夜漏(漏壶中的水滴声,代指时间流逝)已残,深夜将尽。
急流:比喻时光流逝或世事变迁。
移醉石:搬动用来助酒兴的石头,寓含放弃世俗之意。
偃卧:躺下。
北窗幽:北窗下的幽静之地,暗指隐居生活。
翻译
还未真正老去就自称老了,一旦说要停止就立刻停下。浔阳这个地方确实有后来者,彭泽擅长出谋划策。
倚着几案感叹时光流逝,回头却看见湍急的流水。
于是打算移动那块醉石,让自己在北窗下的幽静处躺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两句“未老刚称老,言休即便休”透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急迫,同时也表现出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接着,“浔阳真有后,彭泽善贻谋”两句提到历史上的智者和英雄,如同后来的人可以学习他们留下的智慧和策略。这两地在古代都是知名的地方,浔阳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辩士苏秦,彭泽则是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屯兵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智慧的尊重和向往。
中间两句“隐几悲残漏,回头见急流”描绘了一种静夜思索中的情景。“隐几”指的是晚上躲藏在几案之间的寂寞,“悲残漏”则是对时间流逝的哀伤,因为水-clock(古代计时工具)滴答的声音提醒着时间的不断流失。紧接着,“回头见急流”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回首往事,如同面对奔腾不息的大河一般,感慨万分。
最后两句“便须移醉石,偃卧北窗幽”表达了诗人想要逃避世俗纷扰,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这里的“醉石”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们常用以助酒兴的石头,而“偃卧北窗幽”则是诗人希望在一个安静幽深的地方放松身心,远离尘世喧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智慧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