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在生前酒一杯,何如身后名千载
出处:《三味轩为张瑞卿》
明 · 董纪
人莫不饮食,所病知味少。
惟有江东老步兵,世味深知见几早。
菰嫩儿臂白,莼香钗股肥。
鲈鱼更堪脍,四腮天下稀。
人生贵适意,富贵将何为。
万钱下箸空暴殄,千钟食禄多忧疑。
当时岂真为口腹,直指秋风作题目。
敢言主簿死铜驼,华亭鹤唳伤都督。
步兵上天家法在,子子孙孙今几代。
侍郎夕食止卜匏,此云三味犹嫌汰。
见在生前酒一杯,何如身后名千载。
惟有江东老步兵,世味深知见几早。
菰嫩儿臂白,莼香钗股肥。
鲈鱼更堪脍,四腮天下稀。
人生贵适意,富贵将何为。
万钱下箸空暴殄,千钟食禄多忧疑。
当时岂真为口腹,直指秋风作题目。
敢言主簿死铜驼,华亭鹤唳伤都督。
步兵上天家法在,子子孙孙今几代。
侍郎夕食止卜匏,此云三味犹嫌汰。
见在生前酒一杯,何如身后名千载。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纪创作,名为《三味轩为张瑞卿》,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对美食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人以“人莫不饮食,所病知味少”开篇,指出人们普遍需要食物,但真正懂得欣赏美味的人却不多。接着,诗人以江东老步兵为例,强调了对生活味道的深刻理解,他早年就认识到世间的滋味,并能洞察其本质。
接下来,诗人详细描述了三种美味佳肴:嫩如婴儿手臂的菰菜、香气扑鼻的莼菜、以及肉质细嫩的鲈鱼。这些食材不仅色香味俱佳,更是体现了对食材选择和烹饪技艺的高超。
随后,诗人提出了对生活的态度:“人生贵适意,富贵将何为。”他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而非仅仅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他批评那些为了贪图一时之快而浪费资源的行为,同时也反思了人们对于美食的过度追求可能带来的忧虑和疑虑。
诗人进一步探讨了美食与生活的联系,指出美食不仅仅是口腹之欲的满足,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和社会现象。他提到了“秋风作题目”的典故,暗示美食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
最后,诗人以“步兵上天家法在,子子孙孙今几代”表达了对美食传承的感慨,以及对后人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美食文化的期待。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生活,享受当下的每一刻,而不是过分担忧未来的名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生活、文化传承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