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有遗训,贫贱不能移
出处:《拟陶和许至忠二首》
金 · 赵秉文
归田有何乐,佳处正在兹。
闲与老农语,夜雨深一犁。
行年近六十,悠悠复何之。
有田足我食,有布成我衣。
富于黔娄生,乐于荣启期。
妻子愠见言,一点不上眉。
吾师有遗训,贫贱不能移。
闲与老农语,夜雨深一犁。
行年近六十,悠悠复何之。
有田足我食,有布成我衣。
富于黔娄生,乐于荣启期。
妻子愠见言,一点不上眉。
吾师有遗训,贫贱不能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隐田园的老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充满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与满足。诗人通过描述与老农交谈的场景,以及夜晚雨中耕作的情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老人已近六十岁,生活简朴,自给自足,他以黔娄和荣启期为榜样,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与快乐,不为物质所累,不为世俗所动。
“归田有何乐,佳处正在兹。” 开篇即点明主题,田园生活自有其独特的乐趣所在。接下来,“闲与老农语,夜雨深一犁。” 描绘了与老农交谈的温馨画面,以及在夜雨中耕作的辛勤劳作,虽辛苦却充满乐趣。
“行年近六十,悠悠复何之。” 表达了岁月流逝,人生已过半,但内心依然平静,对未来充满期待。“有田足我食,有布成我衣。” 描述了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衣食无忧,生活简单而充实。“富于黔娄生,乐于荣启期。” 比喻自己虽无大富大贵,但精神上如同古代贤士一般,追求内心的富足与快乐。
“妻子愠见言,一点不上眉。” 展现了家人对他的理解与支持,即使偶尔有些埋怨,但他内心平和,不为外物所扰。“吾师有遗训,贫贱不能移。” 结尾强调了内心的坚守,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信念与追求不会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隐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精神富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