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沓宾僚倚酒酣,卫公精爽梦犹谙
出处:《梦张忠武》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杂沓宾僚倚酒酣,卫公精爽梦犹谙。
茄花地满真成谶,土木尘蒙不易探。
从亡古有汪元量,流涕今无沈乙庵。
毅魄英灵应不昧,何由穆骏得回骖。
茄花地满真成谶,土木尘蒙不易探。
从亡古有汪元量,流涕今无沈乙庵。
毅魄英灵应不昧,何由穆骏得回骖。
鉴赏
这首诗《梦张忠武》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张忠武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杂沓宾僚倚酒酣”,描绘了宴会中宾客们饮酒畅谈的热闹场景,为后文的梦境埋下伏笔。接着,“卫公精爽梦犹谙”一句,点明梦境中的主角是卫公,即张忠武,暗示其精神依然在梦中显现,表达了诗人对张忠武的怀念。
“茄花地满真成谶,土木尘蒙不易探”两句,运用象征手法,茄花满地预示着某种预言或命运的暗示,而土木尘蒙则象征着历史的沉寂与难以探寻,表达了对张忠武事迹的追忆和对其影响深远的感慨。
“从亡古有汪元量,流涕今无沈乙庵”两句,提到历史上有汪元量追随亡主,以及现实中已无沈乙庵为之流泪,通过对比古今人物的情感反应,进一步强调了对张忠武的怀念之情。
最后,“毅魄英灵应不昧,何由穆骏得回骖”两句,表达了对张忠武英魂不灭的信念,并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如何能让逝去的灵魂得以回归,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深深敬仰与对历史循环往复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结合,深情地表达了对历史英雄张忠武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