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道渴者,朵颐望梅林
宋 · 孙应时
驱车适古道,道古世已今。
翳翳逃空虚,幸有跫然音。
欢言指万里,握手再沈吟。
得无霜露繁,恐复江汉深。
我闻道渴者,朵颐望梅林。
至味难诳口,达士多远心。
天渊本旷荡,鸢鱼各飞沈。
相期昆崙颠,弄月鸣瑶瑟。
翳翳逃空虚,幸有跫然音。
欢言指万里,握手再沈吟。
得无霜露繁,恐复江汉深。
我闻道渴者,朵颐望梅林。
至味难诳口,达士多远心。
天渊本旷荡,鸢鱼各飞沈。
相期昆崙颠,弄月鸣瑶瑟。
注释
适:前往。古道:古老的路。
世已今:世界已变化。
翳翳:阴暗。
跫然:脚步声。
霜露:寒冷的露水。
昆崙颠:昆仑山顶。
瑶瑟:美玉制成的瑟,象征高雅音乐。
翻译
驾车前往古老的路途,那道路古老,如今世界已变迁。阴暗中躲避空虚,幸好有脚步声传来安慰。
欢快的话语指向遥远的地方,握手时又陷入沉思。
担心霜露太多,怕如江河般深不可测。
听说渴望的人,会期待着梅林的甘甜。
最美味的事物难以欺骗味蕾,通达之人往往心志高远。
天与地本广阔无垠,鸟儿鱼儿各自飞翔或沉潜。
约定在昆仑之巅共赏明月,弹奏出清脆的瑶瑟之音。
鉴赏
诗人通过驾车行走在古道上,感慨于世事的变迁,从中寻找精神上的寄托。"翳翳逃空虚"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的心境,而"幸有跫然音"则表达了对自然美妙声音的欣赏。在这种环境中,诗人与友人欢聚,对远方发出赞叹之声,同时又担心霜露增多,江河泛滥。
"我闻道渴者,朵颐望梅林"一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至于"至味难诳口,达士多远心",则是说真正的美好和深邃的境界,不是口头上的花哨所能形容,而是那些有识之士们内心深处的理解。
天地宽广无垠,鱼跃浪涌,各自追寻自己的轨迹。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胸襟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希望能与他们共同享受那份超脱尘世的美妙,如同月下弹奏瑶瑟之乐。
整首诗通过驾车古道这一特定情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自然美好以及友谊深厚等多重主题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