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自守苞桑戒,不侈边功纪汗青
出处:《臧宫》
宋 · 徐钧
电扫风驱寇已平,雄心又向幕南庭。
君王自守苞桑戒,不侈边功纪汗青。
君王自守苞桑戒,不侈边功纪汗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电扫:比喻快速而有力的军事行动。风驱:形容迅速驱逐敌人。
寇已平:敌人已经被打败。
雄心:伟大的志向或抱负。
幕南庭:指南方的朝廷或政治中心。
君王:指国家最高统治者。
自守:自我约束,坚守原则。
苞桑戒:像保护桑树一样保护国家,比喻谨慎防守。
不侈:不奢侈,不贪求。
边功:边疆的战功。
纪汗青:记录在历史中。
翻译
电闪雷鸣般的军事行动已经平定了敌寇,雄心壮志转向了南方的朝廷事务。君主坚守节俭,告诫自己要像保护桑树一样守护国家,不追求无度的边疆功绩以流传史册。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臧宫在平定寇乱之后,继续保持其英勇之心,转向为君王效力的情景。"电扫风驱寇已平"运用了比喻,形容臧宫的军事行动迅速且有效,如同电闪雷鸣般扫荡敌寇,局面已经安定。"雄心又向幕南庭"进一步强调他不满足于过去的功绩,而是渴望在朝廷中继续发挥影响力。
"君王自守苞桑戒"暗示君主懂得保持谨慎和自我约束,如同农人守护着自家的桑树,不轻易炫耀边疆的战功。"不侈边功纪汗青"则表达了对过度追求显赫战功的批评,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国家的长远利益,而非仅仅追求历史上的荣耀。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臧宫的英勇与忠诚,同时也寓含了对君王明智决策的期待,体现了宋朝文人士大夫对于治国理念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