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行防水弩,野店避山魈
出处:《寄迁客》
唐 · 张祜
万里南迁客,辛勤岭路遥。
溪行防水弩,野店避山魈。
瘴海须求药,贪泉莫举瓢。
但能坚志义,白日甚昭昭。
溪行防水弩,野店避山魈。
瘴海须求药,贪泉莫举瓢。
但能坚志义,白日甚昭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极远。南迁客: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的人。
辛勤:勤劳辛苦。
岭路:山区的道路。
溪行:沿着溪流前行。
防水弩:防范水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如毒箭。
野店:荒郊野外的小店。
山魈:传说中的山中怪物。
瘴海:指热带雨林地区,多有毒气。
求药:寻找解毒的药物。
贪泉:传说中使人产生贪婪欲望的泉水。
莫举瓢:不要取水喝,以防受惑。
坚志义:坚定道义之心。
白日:明亮的白天。
昭昭:明显、清晰。
翻译
远行万里的南方迁徙者,劳苦地跋涉在遥远的山路。沿着溪流行走要提防水中的毒箭,野外小店是为了避开山中的鬼怪。
在充满瘴气的海域必须寻找药物,面对贪婪之泉切勿取水解渴。
只要坚持道义,即使身处困境,光明依然清晰可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途中的行者,他的南迁之路充满艰辛和遥远。"万里南迁客,辛勤岭路遥"两句开篇,便勾勒出一幅壮阔的画面,表达了行者的孤独与旅途的艰难。诗人通过溪水边防御水兽、野店中躲避山魈的生动细节,展现了自然环境的险恶和人的生活状态。
"瘴海须求药,贪泉莫举瓢"两句则转向对健康与饮用的关注。瘴海指的是疟疾流行之地,而贪泉则可能是对水源污染或不洁的担忧。诗人强调了在恶劣环境中求生存的艰难,以及保持基本生活品质的重要性。
最后,"但能坚志义,白日甚昭昭"表达了一种坚持正义、不屈不挠的情操。在艰苦的旅途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中,诗人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这种精神力量让人感到鼓舞。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南迁行者生活困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与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