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竹遗君五尺强,瑩然员泽更贞良
出处:《赠马鹤沙竹拄杖二首》
明 · 孙承恩
淇竹遗君五尺强,瑩然员泽更贞良。
古藜曾记来天禄,灵寿无誇出建章。
叩胫独昭千古训,挂钱何用一生狂。
葛陂故事将无有,鬐鬣依然合慎防。
古藜曾记来天禄,灵寿无誇出建章。
叩胫独昭千古训,挂钱何用一生狂。
葛陂故事将无有,鬐鬣依然合慎防。
鉴赏
此诗《赠马鹤沙竹拄杖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竹拄杖这一物象,寄寓了深远的人生哲理与道德训诫。
首句“淇竹遗君五尺强”,以淇水之竹比喻赠予之物,形象地描绘出竹拄杖的长度与质地,既显示了赠物者的慷慨与用心,也暗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质。接下来,“莹然员泽更贞良”进一步赞美竹子的外在美与内在品性,强调其纯净、圆满、坚贞的特点。
“古藜曾记来天禄,灵寿无誇出建章”两句,运用典故,将竹拄杖与古代帝王宴享的器具相联系,不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寓意着竹拄杖虽为寻常之物,却蕴含着高洁的品德和长寿的象征意义。
“叩胫独昭千古训,挂钱何用一生狂”则直接点明了竹拄杖的用途与价值,通过“叩胫”(敲打膝盖)的动作,象征着竹拄杖在生活中的实际帮助,同时也暗含了对持杖者应保持谦逊、避免过度放纵的教诲。
最后,“葛陂故事将无有,鬐鬣依然合慎防”以葛陂的典故提醒人们,即使在看似平静的生活中,也应时刻警惕,保持谨慎,以防不测。全诗通过竹拄杖这一载体,传达了对品德修养、生活态度以及人生智慧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与道德之光,更蕴含了对人性、社会与生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