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渺无际,宦海何茫然
一仕更雨朝,三令垂十年。
半剌再入吴,况复逢时偏。
向岁尸兵防,此日司农田。
姓字挂府僚,踪迹縻郊廛。
鞅掌废晨餐,焦思耿宵眠。
世情逐湍改,事变与时迁。
伤今既非古,看后宁如前。
辉辉石湖月,漠漠洞庭烟。
愿言从此去,避位让才贤。
鉴赏
这首诗《和怨诗楚调》由明代诗人陈履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官场生涯的艰辛与无奈,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首句“浮生渺无际,宦海何茫然”,开篇即以“浮生”二字点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将官场比作茫茫大海,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迷茫与无助感。接下来,“一仕更雨朝,三令垂十年”,描述了从政生涯的漫长与不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官场的复杂与艰难。
“半剌再入吴,况复逢时偏”,进一步揭示了官场中的政治斗争与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这里的“半刺”可能指半途而废或中途转任,而“再入吴”则暗示了再次涉足某个特定的政治环境或地区。后一句“况复逢时偏”,则表达了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遭遇不利情况的无奈。
“向岁尸兵防,此日司农田”,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境遇,从军事防务到农业管理,体现了官场生涯中角色与职责的转变。接着,“姓字挂府僚,踪迹縻郊廛”描绘了官场中人物的身份与活动范围,强调了官场生活的忙碌与奔波。
“鞅掌废晨餐,焦思耿宵眠”,生动地刻画了为官之人的辛勤与压力,白天处理政务,夜晚思考问题,甚至废寝忘食。这反映了官场生活的紧张与高压。
“世情逐湍改,事变与时迁”,指出社会风气与形势的变化,官场规则与环境也在不断变迁,表达了对时代变化的敏感与适应。
“伤今既非古,看后宁如前”,表达了对当前与过往的对比与反思,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辉辉石湖月,漠漠洞庭烟”,以自然景象的美丽与辽阔,反衬出官场生涯的艰辛与孤独。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愿言从此去,避位让才贤”,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官场,让位给更有才华的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深刻体悟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