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不尽迁移恨,依旧台边水渺茫
出处:《荆台》
唐末宋初 · 孙光宪
百尺荆台草径荒,如何前日谓云阳。
古今不尽迁移恨,依旧台边水渺茫。
古今不尽迁移恨,依旧台边水渺茫。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荆台》,是唐代末至宋代初的诗人孙光宪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充满历史沧桑的景象。"百尺荆台草径荒",开篇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荆台的高大和周围的衰败,草木丛生的小路显得荒芜冷清。"如何前日谓云阳",诗人疑惑地回想过去,曾经这里或许曾被称作云阳,但如今物是人非,只剩下了眼前的凄凉。
"古今不尽迁移恨",诗人感慨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表达出对世事无常、物换星移的深深遗憾。"依旧台边水渺茫",最后一句以水的渺远和迷茫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和人生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怀旧与哀愁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荆台的荒凉景色,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沉思和人生无常的感叹,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