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破衾不能温,曲身岂复论全文

破衾不能温,曲身岂复论

出处:《寒夜晓起呈斯远
宋 · 赵蕃
黄昏月甚佳,夜半风忽起。
直疑天又变,况觉寒逾水。
破衾不能温,曲身岂复论
窗明亟问似,霜里明朝暾。
梅开何处树,索莫谁能顾。
被褐复扶筇,从君觅诗去。

拼音版原文

huánghūnyuèshènjiābànfēng

zhítiānyòubiànkuàngjuéhánshuǐ

qīnnéngwēnshēnlùn

chuāngmíngwènshuāngmíngcháotūn

méikāichùshùsuǒshuínéng

bèiqióngcóngjūnshī

注释

黄昏:傍晚。
月甚佳:月色特别美。
夜半:半夜。
风忽起:忽然刮起风。
天又变:天气变化。
寒逾水:寒冷比水还深。
破衾:破旧的被子。
温:保暖。
曲身:蜷缩身体。
论:说。
窗明:窗户明亮。
霜里明朝暾:像霜冻早晨的太阳。
梅开何处树:梅花盛开在哪棵树上。
索莫:孤寂。
被褐:穿着粗布衣。
扶筇:手持竹杖。
觅诗去:寻找诗的灵感。

翻译

黄昏时分月色特别美,半夜忽然刮起了风。
我简直怀疑天气又要变,而且感觉寒冷比水还要深。
破旧的被子无法保暖,蜷缩身体又能说什么呢。
窗户明亮,急忙询问是否像霜冻的早晨即将升起的太阳。
梅花盛开在何处的树上,这孤寂谁能去寻找。
穿着粗布衣,手持竹杖,我跟随你去寻找诗的灵感。

鉴赏

这首宋诗《寒夜晓起呈斯远》描绘了诗人赵蕃在寒冷冬夜中醒来的情景。首句“黄昏月甚佳”展现了傍晚时分明亮的月光,为夜晚带来一丝暖意。然而,“夜半风忽起”转折,透露出风起带来的寒意,暗示天气变化。

“直疑天又变,况觉寒逾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突然降温的惊讶和感受到的彻骨寒冷,仿佛寒气比水还要深重。接着,诗人描述自己破旧的被子无法抵挡严寒,蜷缩身体也无法温暖,生活困苦可见一斑。

“窗明亟问似,霜里明朝暾”写诗人透过窗户看到霜降,期待着黎明的到来,希望能有一丝暖阳。最后两句“梅开何处树,索莫谁能顾”以梅花开放象征坚韧与希望,但在这寒冷的夜里,似乎无人能顾及,表达出诗人孤独与无奈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寒夜中的孤寂与坚韧,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赵蕃的诗作风格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