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学天台客,逢山即驻留
出处:《送孙孔二秀才游庐山》
唐 · 李中
庐山多胜景,偏称二君游。
松径苍苔合,花阴碧涧流。
倾壶同坐石,搜句共登楼。
莫学天台客,逢山即驻留。
松径苍苔合,花阴碧涧流。
倾壶同坐石,搜句共登楼。
莫学天台客,逢山即驻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庐山:指庐山,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偏称:特意,特地。
二君:指诗中的两位朋友。
松径:长满松树的小路。
苍苔:青苔,绿色的苔藓。
花阴:花丛下的阴影。
碧涧:清澈的山涧。
倾壶:倒满酒壶。
搜句:寻找佳句,吟诗作对。
登楼:登上楼阁。
天台客:泛指喜欢游山玩水的人,这里可能特指某类常在天台山游历的人。
驻留:停留,不离去。
翻译
庐山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特别适合两位先生游览。松树林的小径上长满了青苔,花荫下碧绿的山涧流水潺潺。
我们举杯对坐在石头上,一起寻找佳句,然后登上楼阁。
不要学那天台山的游客,遇到山就停下不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通过“多胜景”和“偏称二君游”表达出诗人对庐山之美的独特赞赏。诗中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如“松径苍苔合”、“花阴碧涧流”,还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例如“倾壶同坐石”、“搜句共登楼”。最后,“莫学天台客,逢山即驻留”则传达了一种对旅行态度的期许,劝诫游者不要急于一时,而是要慢下脚步,细细品味山中的美好。
诗中使用了拟人化手法,如“偏称二君游”,将庐山之美比作两位君子一般,显得庄重而尊贵。同时,通过“苍苔”、“碧涧”等字眼,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生态的细腻描绘和深切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脱俗,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和对庐山之美的独特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