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起携蜡炬绕空室,欲事烹煎无一可全文

起携蜡炬绕空室,欲事烹煎无一可

出处:《徐使君分新火
宋 · 苏轼
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
沟中枯木应笑人,钻斫不然谁似我。
黄州使君怜久病,分我五更红一朵。
从来破釜跃江鱼,只有清诗嘲饭颗。
起携蜡炬绕空室,欲事烹煎无一可
为公分作无尽灯,照破十方昏暗锁。

拼音版原文

língāotíngzhōngwēizuòsānjiànqīngmínggǎixīnhuǒ

gōuzhōngyìngxiàorénzuànzhuóránshuí

huángzhōu使shǐjūnliánjiǔbìngfēngènghóngduǒ

cóngláiyuèjiāngzhīyǒuqīngshīcháofàn

xiéràokōngshìpēngjiān

wèigōngfēnzuòjìndēngzhàoshífānghūnànsuǒ

注释

危坐:独自坐着。
清明:清明节。
新火:清明时节的祭祀用新火。
枯木:枯死的树木。
钻斫:砍削。
黄州使君:黄州的官员。
破釜:破釜沉舟的决心。
饭颗:比喻微小的事物。
蜡炬:蜡烛。
烹煎:煮茶。
无尽灯:永不熄灭的灯。
十方昏暗锁:四方的黑暗。

翻译

在临皋亭中独自坐着,已经三次经历清明节更换新火
沟壑中的枯木或许会嘲笑人,它们被砍削却无法如我般坚韧
黄州的长官体恤我长久患病,分给我一朵清晨的红花
以往破釜沉舟般投身江海,如今只有清诗与饭粒相伴
起身提着蜡烛环绕空荡的房间,想煮茶却无可用之物
我为你分出这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四方的黑暗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深邃情怀和高洁品格。诗中的“临皋亭中一危坐”描绘出诗人独处山亭之景象,同时也隐喻着他内心的孤寂与沉思。“三见清明改新火”则透露出时间流转,春光更新的意境,以及对火炊更换的观察。

“沟中枯木应笑人”一句,通过枯木自嘲,以此比喻世间万物皆有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紧接着,“钻斫不然谁似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独特处境和心路历程的自信与认同。

“黄州使君怜久病,分我五更红一朵”则是诗人在承受病痛折磨之时,感念友人的慰问与关怀,将自己的苦难比作夜晚中分割出的时间片段,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从来破釜跃江鱼,只有清诗嘲饭颗”一句,通过对比古代破釜成舟、跃江为鱼的故事,与自己仅能以清贫的诗歌作为晚餐的自况,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不以为重,但珍视精神食粮的心态。

“起携蜡炬绕空室,欲事烹煎无一可”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以蜡烛为伴,环绕于空旷的书房中,表达了他内心对于知识与学问的渴望,以及对待人接物的严肃态度。

“为公分作无尽灯,照破十方昏暗锁”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将自己心中的智慧和精神光芒比喻成永不熄灭的灯火,用以照亮世间的一切黑暗与迷茫,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传承与启迪后人的深远抱负。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先生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他超脱物外、自强不息的高洁品格,以及他对精神世界的无限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