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献纳须公可,若是朱云却未仁
出处:《送罗机宜秩满东归三首 其一》
宋 · 项安世
不爱征西入幕宾,只图抽得最闲身。
略无崖岸胸怀白,洞见中边德行淳。
但用至诚裨府主,不将高论诧时人。
如今献纳须公可,若是朱云却未仁。
略无崖岸胸怀白,洞见中边德行淳。
但用至诚裨府主,不将高论诧时人。
如今献纳须公可,若是朱云却未仁。
注释
不爱:不愿。征西:征战。
入幕宾:担任幕僚。
只图:只求。
最闲身:最悠闲的生活。
略无:完全无。
崖岸:边界的海岸。
胸怀:心胸。
洞见:清楚看到。
中边:内外。
德行淳:品德纯正。
至诚:极尽真诚。
裨府主:辅助上级。
诧时人:让世人惊讶。
须公可:必须得到公正评判。
朱云:古代直言敢谏的官员。
却未仁:可能就不仁慈了。
翻译
不愿担任征战的幕僚,只求能得到最悠闲的生活。心胸坦荡如无边的海岸,品德纯正,内外皆明。
只用真诚辅助上级,不会用高谈阔论让世人惊讶。
现在进献意见,必须得到公正评判,如果像朱云那样直言,可能就不仁慈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朋友罗机宜秩满归乡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对其选择的尊重。首句“不爱征西入幕宾”表明罗机宜并不热衷于追求仕途上的显赫,而是更向往闲适的生活。次句“只图抽得最闲身”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第三句“略无崖岸胸怀白”,称赞罗机宜心胸坦荡,没有世俗的束缚,性格纯洁。第四句“洞见中边德行淳”则赞扬他的品德高尚,内外兼修。第五句“但用至诚裨府主”肯定了他真诚待人,对职责尽心尽力的态度。
最后两句“不将高论诧时人”暗示罗机宜不炫耀自己的学识,保持低调,而“如今献纳须公可”则表达了对友人公正无私品格的期待,认为他适合在公共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尾句以朱云典故反衬,指出如果罗机宜像朱云那样坚持原则,那么他的仁德更为突出。
整首诗通过赞美罗机宜的人格特质和处世态度,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高尚人格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