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时山下泉,一濯飞尘足全文

何时山下泉,一濯飞尘足

宋 · 李复
山中有桂树,樛虬散岩曲。
高枝动秋风,霜凝不改绿。
美人与世远,啸歌乐幽独。
挥手弄浮云,寒光满空谷。
忽忽自搔首,神驰逐清躅。
何时山下泉,一濯飞尘足

注释

樛虬:形容树木盘曲的样子。
岩曲:岩石曲折的地方。
霜凝:指霜降后结冰。
啸歌:大声唱歌或吹口哨。
寒光:寒冷的光芒。
清躅:清风或高尚的行为轨迹。

翻译

山中有一棵桂树,弯曲的枝干散布在岩石间。
高高的枝头在秋风中摇曳,即使霜降,它依然保持翠绿。
美丽的女子远离尘世,独自享受这份宁静和歌唱。
她轻挥衣袖,让浮云缭绕,寒光照亮了整个山谷。
她忽然轻轻抓挠着头发,心神追随着清风的脚步。
何时能在这山下的泉水边,洗净双脚,洗去尘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秋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的桂树,常象征着高洁和坚贞,不受时节变化的影响。而“樛虬散岩曲”则形象地描绘出桂树在崎岖山谷中生长的情景。

“高枝动秋风”,桂树在秋风中摇曳,显得格外清高。"霜凝不改绿"更强调了桂树即便在寒冷的季节,其叶仍然保持着翠绿色泽,不随外界环境而改变。

接下来的“美人与世远”,则是诗人对山中美人的描绘,美人似乎与尘世隔绝,与世俗的喧嚣无关。而“啸歌乐幽独”表达了这种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和喜悦。

“挥手弄浮云”,诗人通过这个动作,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的驾驭感和与自然合一的情怀。"寒光满空谷"则描绘出山谷中清冷而明净的景象。

"忽忽自搔首"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而“神驰逐清躅”则是诗人心灵飞扬,追寻那份精神上的澄澈与自由。

最后,“何时山下泉,一濯飞尘足”,诗人似乎在期待着某个时候能够到达山下的泉水,用它来洗净尘世的烦恼,只需一脚踏入,就能使心灵得到彻底的清洁。这里的“飞尘”象征着世间的喧嚣与污秽,而“足”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纯净境界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桂树和美人的描绘,以及诗人自己与自然互动的情形,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