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抛印绶归空谷,得与湖山作好春
出处:《和杨季恪景疏希白二首 其一》
宋 · 吴芾
二疏高躅耸簪绅,寂寞无人继后尘。
一代风流虽已远,千年名德镇如新。
幸抛印绶归空谷,得与湖山作好春。
若较前贤那可并,却惭温诏下严宸。
一代风流虽已远,千年名德镇如新。
幸抛印绶归空谷,得与湖山作好春。
若较前贤那可并,却惭温诏下严宸。
注释
疏:清高,疏远。躅:足迹,比喻人的声誉或事迹。
簪绅:古代官员的服饰,代指士大夫阶层。
印绶:古代官员的印信和系印的丝带,象征权力。
空谷:偏远的山谷,比喻退隐之处。
温诏:温和的诏书,常指皇帝的恩赐。
严宸:严厉的帝王,此处指皇帝。
翻译
两位清高的官员的足迹高洁,他们的名声在士大夫中独树一帜,但后人难以追随。尽管他们那个时代的风采已经远离,但千年的美德仍然鲜明如新。
有幸辞官归隐山林,得以享受与湖光山色的美好春天。
若与前贤相比,我怎能相提并论,只因皇上的恩典让我感到惭愧。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个人处境的深刻感悟。
"二疏高躺耸簪绅,寂寞无人继后尘。"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荒凉孤寂的景象,"二疏" 可能指的是古代名人的遗迹或诗人的隐居之所,"高躺" 和 "耸簪绅" 形容了这种环境的幽深与杂乱,而 "寂寞无人继后尘" 则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往事难寻的情怀。
"一代风流虽已远,千年名德镇如新。"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精神的崇敬之情,尽管时光流逝,但这些伟大人物的丰功伟业和高尚品格依然熠熠生辉,仿佛与现实同在。
"幸抛印绶归空谷,得与湖山作好春。"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生活的喜悦,诗人感到庆幸能将世俗的羁绊(印绶)抛弃,返回自然(空谷),并且在湖山之间享受着美好的春天。
最后两句 "若较前贤那可并,却惭温诏下严宸。" 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伟人们的自谦之情,觉得自己无法与他们相比,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皇帝敕令的尊敬与畏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历史人物和个人感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