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出处:《答白刑部闻新蝉》
唐 · 刘禹锡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晴清依露叶,晚急畏霞天。
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
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晴清依露叶,晚急畏霞天。
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蝉声:指蝉鸣。流年:指岁月、时光。
凄凉:形容悲凉、冷清。
断续弦:比喻悲伤或断断续续的情绪。
晴清:晴朗而清澈。
露叶:沾着露水的叶子。
晚急:傍晚的急促。
霞天:被晚霞染红的天空。
秋卿:古代官名,此处泛指诗人。
悄然:寂静无声。
翻译
蝉鸣还未开始,我已感受到时光流逝。一旦听到这凄凉的声音,就像听见断断续续的琴弦声。
清晨的阳光透过露珠照在叶子上,傍晚时分又担心被彩霞遮蔽天空。
为何秋卿会在这样的时节吟咏,似乎连时间都变得悄无声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的景象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表达了诗人在蝉鸣之前就已经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这里的“流年”指的是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则形象地将蝉声比作凄凉的琴音,通过这种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秋天所特有的凄清感觉。
"晴清依露叶"描绘了一幅初秋晴朗、露水凝结在树叶上的景象,而"晚急畏霞天"则是说到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时间变得紧迫,让人感到对光阴的珍惜和不安。最后两句"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表达了诗人在感受着秋天美好景色的时候,却又不由自主地去咏叹和思考,这种思考在特定时刻(“逢时”)变得异常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蝉鸣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独特情感,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