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渠推远之,政以枵然故
云岩市声中,竹源山色处。
平生几两屐,惟乐取意去。
晨光霁老春,飞盖双溪路。
沙平水漫流,云散天全露。
逶迤经浅坂,窈窕穿崇树。
绿登方怒舒,红竟忽繁雨。
斯焉得小休,境熟来已屡。
徵君常主盟,呼吸名胜聚。
子休心铁石,太叔语韶頀。
鼎鼎吴刘陈,俱有不凡度。
余衰气不华,清遨惭辄与。
未渠推远之,政以枵然故。
九宾既云集,一士乃鸿翥。
毋多溷幽人,蔬茗烦草具。
丛谈杂庄谑,泛阅披黄素。
丰镌辨活笔,始画穷真数。
解衣半日许,万古回胸嗉。
西窗引虚明,汛洒延晚步。
懒身厌依随,静若超羁驭。
博山真起予,浮烟一枝骛。
平生几两屐,惟乐取意去。
晨光霁老春,飞盖双溪路。
沙平水漫流,云散天全露。
逶迤经浅坂,窈窕穿崇树。
绿登方怒舒,红竟忽繁雨。
斯焉得小休,境熟来已屡。
徵君常主盟,呼吸名胜聚。
子休心铁石,太叔语韶頀。
鼎鼎吴刘陈,俱有不凡度。
余衰气不华,清遨惭辄与。
未渠推远之,政以枵然故。
九宾既云集,一士乃鸿翥。
毋多溷幽人,蔬茗烦草具。
丛谈杂庄谑,泛阅披黄素。
丰镌辨活笔,始画穷真数。
解衣半日许,万古回胸嗉。
西窗引虚明,汛洒延晚步。
懒身厌依随,静若超羁驭。
博山真起予,浮烟一枝骛。
注释
云岩:地名。竹源:竹林的源头。
屐:木屐。
霁:雨过天晴。
博山:香炉。
浮烟:轻烟。
翻译
在云岩市声喧嚣中,竹源山色尽收眼底。一生中穿了多少双木屐,只求随心所欲游走。
清晨阳光驱散了暮春的阴霾,驾车驶过双溪之路。
沙地平坦水流漫溢,云散后天空开阔无遮蔽。
蜿蜒经过低矮山坡,曲折穿过高大树木。
绿色生机勃发,红色花朵忽然如雨般盛开。
在此稍作休息,美景熟识已多次来访。
隐士常主导这里的聚会,名胜之地汇聚着他们的呼吸。
子休心境如铁石,太叔言语富有深意。
吴、刘、陈这些名士,皆有非凡风度。
我年事已高,清雅之游自感惭愧参与。
未能深入探寻,只因内心空虚。
众多宾客聚集,一位士人展翅高飞。
请勿打扰幽居之人,简单的茶点就足够了。
闲聊中夹杂庄重与玩笑,广泛阅读黄卷古籍。
细致雕刻文字,力求穷尽真实。
脱下衣服悠闲半日,历史长河在胸中回荡。
西窗引入明亮,散步直到傍晚。
厌倦了随波逐流,静中仿佛超脱束缚。
博山激发了我的灵感,如烟雾中的一枝独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作品,名为《云岩竹源二禅俱与招客三月二十一日遂饭于竹源庵谋诸野则获也》。从内容上看,诗人描述了一场在竹源庵举行的友聚活动,这次聚会是在春天,自然景色宜人,诗中多处描绘了山水之美,以及诗人与朋友们的欢聚情景。
诗中的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清新雅致。如“云岩市声中,竹源山色处”便是对环境的一种生动描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而“晨光霁老春,飞盖双溪路”则不仅描绘了早晨的美丽景象,还隐含着时间流逝的意境。
此外,诗中还穿插着与朋友们交流思想、品味诗书的情趣,如“丛谈杂庄谑,泛阅披黄素”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学的热爱,以及在友好氛围中探讨学问的乐趣。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也透露了他对自然之美、友情之珍以及文化生活之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