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魏公孙,今来功名误
出处:《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 其一》
宋 · 黄庭坚
明如九井璜,美如三危露。
贞观魏公孙,今来功名误。
儿时汉南柳,摇落伤岁暮。
时不与我谋,羲和促天步。
贞观魏公孙,今来功名误。
儿时汉南柳,摇落伤岁暮。
时不与我谋,羲和促天步。
注释
九井璜:比喻极明亮的玉石,象征纯洁无暇。三危露:三危山的明珠,形容珍贵美丽的事物。
贞观魏公孙:魏公孙,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贞观是唐朝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儿时汉南柳:回忆童年在汉水之南的景象,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和岁月。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女神,这里指代时间的流逝。
天步:天的运行,这里暗指时光的流转。
翻译
明亮如同九口井中的玉璧,美丽犹如三危山上的明珠。魏公孙的贞观之名,如今却因功名而受误。
回忆儿时在汉水之南的柳树下,落叶凋零让人感伤岁月的流逝。
时光不等人,羲和驾车的天轮加快了步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其一)》。诗中以“明如九井璜,美如三危露”起笔,运用比喻手法,将明珠和清晨露珠的明亮美丽形象地描绘出来,展现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意境。接下来,“贞观魏公孙,今来功名误”暗指主人公或许曾有过如魏公孙般的显赫地位或才情,但如今却因某种原因陷入了功名失落的境地。诗人感慨“儿时汉南柳,摇落伤岁暮”,借汉南老柳的凋零象征时光流逝和岁月无情,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对时光荏苒的感慨。
最后两句“时不与我谋,羲和促天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流逝,暗示命运无法掌控,自然规律不可违抗。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寄赠友人的诗,既有对友人境遇的同情,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素以峭健峭拔、意象生动著称,此诗亦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