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师擒颉利,上将勒燕然
出处:《哲宗皇帝挽词四首 其一》
宋 · 张耒
端拱循尧道,无为十六年。
偏师擒颉利,上将勒燕然。
梦损周王寿,丹催黄帝仙。
凄凉旧载笔,恸哭抱残编。
偏师擒颉利,上将勒燕然。
梦损周王寿,丹催黄帝仙。
凄凉旧载笔,恸哭抱残编。
注释
端拱:指帝王即位后安定天下。循:遵循。
尧道:古代贤君唐尧的治国之道。
无为:道家思想,指不强求,顺其自然。
十六年:时间,表示持续的统治时期。
偏师:主力军以外的辅助部队。
颉利:突厥首领的名字。
上将:高级将领。
勒燕然:指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在燕然山刻石记功。
损:减少。
周王:指周文王或周武王,这里泛指古代君王。
丹:炼丹,古代追求长生不老的一种方法。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象征长寿和仙道。
凄凉:悲凉、冷清。
旧载笔:过去的记载,指史书。
残编:残缺的书籍或文献。
翻译
遵循唐尧的治国之道,无为而治十六年。派遣偏师擒获了突厥首领颉利,大将在此刻勒石燕然以记功勋。
梦境中似乎减少了周王的寿命,炼丹术却催促黄帝成仙而去。
面对往昔的悲凉,提笔记录历史,痛哭怀抱着残缺的典籍。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歌,通过对古代圣君尧、舜的追怀,以及对周王与黄帝传说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代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整体语言沉郁而又不失深远意境。
"端拱循尧道,无为十六年"一句,通过“端拱”二字塑造出一种恭谨有礼、至高无上的气质,而“循尧道”则是对古代圣君尧的敬仰之情流露。"无为"暗示了诗人对于清静无为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十六年"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时期,或许是作者心中的一个理想时代。
“偏师擒颉利,上将勒燕然”中,“偏师”、“上将”都带有军事指挥者的意味,而“擒颉利”、“勒燕然”则是在描绘战场上的英勇与决断。这些字眼给人一种力量感和英雄气概,诗人或许在表达对古代英雄的怀念。
"梦损周王寿,丹催黄帝仙"一句,则是通过“梦损”、“丹催”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诗人对于过去时代的追忆。"梦损周王寿"可能是在说周文王或周武王的故事,而"丹催黄帝仙"则是关于黄帝成仙的传说。这两句通过“梦”和“丹”,既描绘了历史的渺茫,又表达了对不朽生命的向往。
最后,"凄凉旧载笔,恸哭抱残编"一句中,“凄凉”二字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情境,“旧载笔”可能是在说历代的历史记载,而“恸哭抱残编”则是诗人在面对这些历史遗迹时所表现出的深切情感。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过往历史的眷恋和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意识,也流露出个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