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人手致,岂关地势偏
出处:《酬郑毗踯躅咏》
唐 · 孟郊
不似人手致,岂关地势偏。
孤光袅馀翠,独影舞多妍。
迸火烧闲地,红星堕青天。
忽惊物表物,嘉客为留连。
孤光袅馀翠,独影舞多妍。
迸火烧闲地,红星堕青天。
忽惊物表物,嘉客为留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不似:不像。人手致:人工雕琢。
岂:难道。
地势偏:地理位置特殊。
孤光:孤单的月光。
袅馀翠:翠色摇曳。
独影:独自的身影。
舞多妍:舞姿优美。
迸火:流星如火。
闲地:空旷之地。
红星:红色的光芒。
堕青天:划破青天。
忽惊:忽然间惊动。
物表物:万物。
嘉客:贵客。
留连:驻足欣赏。
翻译
不像人工刻意雕琢,难道是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月光孤单,余晖中翠色摇曳,独自舞动,姿态优美。
流星如火燃烧在空旷之地,红色的光芒划破青天。
忽然间,这景象触动了万物,贵客也为之驻足欣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酬郑毗踯躅咏》。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着对友人的深情。
“不似人手致,岂关地势偏。” 这两句开篇即以独特的角度审视自然之美,暗示了诗人对于非凡风光的独到见解。"孤光袅馀翠,独影舞多妍。" 这里的“孤光”和“独影”,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独立自在的景象,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迸火烧闲地,红星堕青天。”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界中突发奇观的描述,既有动态的火光,又有静止的星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万千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忽惊物表物,嘉客为留连。” 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赞美之词,通过对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来访者的珍视与留恋之情。这里的“物表物”即景象映衬出真实的情感,而“嘉客为留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希望佳宾久留不去的深厚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高尚情操,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精湛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