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携古囊,诗句随雪飞
出门无妨看好雪,粉地玉天相范围。
气增坐车热,旋换白鹿骑。
不须携古囊,诗句随雪飞。
故人昨迁官,过我睡掩扉。
登堂谢不敏,款话俄移时。
咨询玉照三百树,纵未放花堪举卮。
当约香山翁,共了此段奇。
喜归步林曲,问梅梅有辞。
相看两经年,非无主人知。
去春偶晴多,昏晓无不宜。
静来藜杖横,笑去纶巾欹。
琉璃巨钟深数指,月底四弦惊鹊起。
兴浓何必断吟须,快写新词歌皓齿。
烛遥照路不照花,三更露压星斗斜。
明床毡稳半酣寝,头上最爱香云遮。
明朝再来看,亦复送落霞。
尤物到了奇,飘英覆泥沙。
非徒随步白锦茵,转首绿荫森交加。
于今雪见五六白,敛衽何辞让渠色。
但催佳客犯寒来,我自有花开顷刻。
言馀试摇枝上冻,已觉欣欣芳萼动。
或如红豆或如椒,若说供诗尽禁用。
星郎农簿辞林凤,素有声名过屈宋。
访余必待巧乘间,却恐梅花解嘲弄。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镃的作品,名为《简喻叔奇工部沈无隐寺簿》。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描写春雪中园居生活和与友人相约赏梅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笔触细腻,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
首先,"园居懒成癖,驾言何所之"表达了诗人对园林生活的喜爱和陶醉。接下来的"出门无妨看好雪,粉地玉天相范围"则描绘了一幅春雪中的美丽景象。
"气增坐车热,旋换白鹿骑"中,"气增"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寒冷的季节里依然感到温暖和充满活力,这种对自然界的感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不须携古囊,诗句随雪飞"则透露了诗人在赏雪时的快乐心情,以及他与大自然的默契。
接着,"故人昨迁官,过我睡掩扉"和"登堂谢不敏,款话俄移时"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咨询玉照三百树,纵未放花堪举卮"中,"玉照"可能是指寺中的某种物品,而"三百树"则可能象征着丰富和繁盛。
在"当约香山翁,共了此段奇"一句中,诗人似乎是在邀请朋友一起去某个地方(香山)进行某种活动,这里体现了诗人的社交生活。紧接着的"喜归步林曲,问梅梅有辞"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梅花的特别情感。
此外,"相看两经年,非无主人知"可能是在强调时间的流逝以及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感情。"去春偶晴多,昏晓无不宜"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满足。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如"静来藜杖横,笑去纶巾欹"、"琉璃巨钟深数指,月底四弦惊鹊起"等,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写,以及对音乐和自然界的感受,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
最后几句,如"烛遥照路不照花,三更露压星斗斜"、"明床毡稳半酣寝,头上最爱香云遮"等,则是对夜晚生活的描绘,以及诗人对睡眠中的享受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对友情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捕捉,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