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徘徊不断何妨近,彷佛微闻已复遥全文

徘徊不断何妨近,彷佛微闻已复遥

宋 · 司马光
大河之曲多宽闲,牧田枕倚长堤湾。
乌栖鹊散堤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
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
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
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
徘徊不断何妨近,彷佛微闻已复遥
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翻光凝碧色。
星疏河淡夜初长,展转空亭奈孤客。
洞箫音律京君明,可怜骨朽不更生。
安得使传哀怨意,为我写之羌笛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开篇即以"大河之曲多宽闲,牧田枕倚长堤湾"展现了广阔而平和的大自然景象,牧田依傍在长长的堤岸旁,显得异常宁静与悠闲。

随后,诗人笔触转向"乌栖鹊散堤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这里通过乌鸦栖息在堤上的树木以及偶尔传来的柝木声音,营造出一种夜深人的静谧氛围。

接下来的"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则展示了一个活泼的画面:牧童骑在马上,在清凉的月光中,悠然自得地唱着歌曲,这种自由与自然交融的情景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乐趣。

诗中的"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那种难以言说的幽美情怀和随着季节变化而产生共鸣的心声。

紧接着的"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某种哀愁,这里可能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而在"徘徊不断何妨近,彷佛微闻已复遥"中,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渴望与大自然更加亲近的心情,即便是徘徊不息,也无所谓,只求能听到那远处的歌声。

随后的"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翻光凝碧色"则再次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长河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异常清澈,露水沾湿的草地反射着淡蓝色的光芒。

紧接着的"星疏河淡夜初长,展转空亭奈孤客"则是对夜晚星辰稀疏与河流平淡景象的描述,以及诗人在空旷的亭中独坐时所感受到的孤独之情。

最后两句"洞箫音律京君明,可怜骨朽不更生。安得使传哀怨意,为我写之羌笛声"则是诗人对历史上一位才子(可能指的是古代乐师)怀有深深的赞美与同情,同时希望能有人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哀怨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某种孤寂感受。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