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峨悽怆未全苏,急要诸公着力扶
出处:《送高才卿守永康 其二》
宋 · 洪咨夔
岷峨悽怆未全苏,急要诸公着力扶。
政似刈葵难放手,民如种树莫搔肤。
雪山西去三边静,沬水东来万井腴。
小队还家聊上冢,天寒早与问无襦。
政似刈葵难放手,民如种树莫搔肤。
雪山西去三边静,沬水东来万井腴。
小队还家聊上冢,天寒早与问无襦。
注释
悽怆:形容悲凉、凄惨。着力:用力、尽力。
政似刈葵:比喻治理国家的艰难。
莫搔肤:不要轻易触动根基。
三边:古代指边疆地区。
万井腴:形容村庄众多且富饶。
聊上冢:暂时祭扫坟墓。
无襦:没有衣服,指贫困。
翻译
岷山和峨眉仍然凄凉未完全恢复生机,急需各位官员全力扶持。治理国家就像割葵一样难以轻易放手,对待百姓如同种植树木,切勿扰动根基。
雪山西退,边境安宁,沫水东流,滋养了无数肥沃的村庄。
回家的小队暂且上坟祭祖,天气寒冷,应尽早询问那些衣不蔽体的人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送高才卿守永康(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高才卿赴任永康的关切和对当地百姓的深深忧虑。首句“岷峨悽怆未全苏”描绘了岷山、峨眉一带的凄凉景象,暗示当地可能经历了一些苦难,还未完全恢复生机。诗人希望高才卿能尽快投入治理,"急要诸公着力扶"表达了对他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政似刈葵难放手,民如种树莫搔肤”,运用比喻,说明政务繁重,需要耐心细致地处理,不能急于求成,对待百姓应如同种植树木,轻柔呵护,不可粗暴对待。“雪山西去三边静,沫水东来万井腴”则描绘了对永康地区安宁富庶的愿景,希望那里能够如同雪山西去带来和平,沫水东流带来丰饶。
最后两句“小队还家聊上冢,天寒早与问无襦”,诗人以个人行动表达对民生的关注,即使自己回家探亲,也会关心百姓衣食,尤其是那些衣不蔽体的人。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勉励,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