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尔一生八九雏,游翔不过东西林
出处:《城头乌》
宋 · 刘敞
城头月出天正白,众乌惊飞啼夜色。
枝高风多露新滴,畏声恶影不能息。
愁人感之援鸣琴,拂弦成声泪沾襟。
嗟尔一生八九雏,游翔不过东西林。
白头反哺无所恨,桓山分飞独何心。
枝高风多露新滴,畏声恶影不能息。
愁人感之援鸣琴,拂弦成声泪沾襟。
嗟尔一生八九雏,游翔不过东西林。
白头反哺无所恨,桓山分飞独何心。
鉴赏
这首诗《城头乌》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描绘城头乌鸦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生命、亲情以及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
首句“城头月出天正白”,以明亮的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众乌惊飞啼夜色”描绘了乌鸦在月光下突然惊飞的情景,啼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增添了紧张与不安的气氛。
“枝高风多露新滴,畏声恶影不能息”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乌鸦面临的环境挑战。高高的树枝、多变的风向和露水的滴落,都给乌鸦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它们对声音和阴影的恐惧,使得它们无法得到安宁,这种生存的艰难与恐惧跃然纸上。
“愁人感之援鸣琴,拂弦成声泪沾襟”则将情感引入,诗人因乌鸦的遭遇而感伤,通过弹奏琴弦来表达内心的悲痛,泪水沾湿衣襟,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
最后,“嗟尔一生八九雏,游翔不过东西林。白头反哺无所恨,桓山分飞独何心”四句,是对乌鸦家族生活状态的反思。乌鸦一生养育八九只幼鸟,却只能在东西两座山林间活动,这种限制反映了生命的局限性。然而,老乌鸦反哺的行为体现了无私的爱与责任,令人感动。相比之下,桓山乌鸦的分离却显得异常,引人深思,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这不仅是对乌鸦行为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意义和自然法则的探讨。
整首诗通过对乌鸦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强、亲情的伟大以及自然法则的深远影响,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