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后,松涛一样声
出处:《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明 · 释函是
山鸡半夜鸣,月落溪云生。
坐久悬灯暗,门开宿鸟惊。
何人于此得,独自绕檐行。
三十年前后,松涛一样声。
坐久悬灯暗,门开宿鸟惊。
何人于此得,独自绕檐行。
三十年前后,松涛一样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之声与氛围。
首句“山鸡半夜鸣”,以山鸡的啼叫作为夜晚的开始,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活动。接着,“月落溪云生”一句,将画面拉远,月亮落下,溪边升起云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夜景,同时也为后续的寂静铺垫了背景。
“坐久悬灯暗,门开宿鸟惊”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感。长时间坐着,直到悬灯渐暗,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与等待的孤独。当门被打开时,惊起了栖息的鸟儿,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反衬出周围环境的寂静。
“何人于此得,独自绕檐行”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独特体验的感慨。在这样的夜晚,只有诗人一人,沿着屋檐漫步,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最后,“三十年前后,松涛一样声”一句,将时间的跨度与自然的声音联系起来,暗示了岁月的流转与不变的自然之音。三十年前后的松涛声,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山中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富有诗意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