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梢未动雨中听,催遍园林百果成
出处:《晓行闻莺》
宋 · 李廌
花梢未动雨中听,催遍园林百果成。
六月不知春色尽,五更来伴夏鸡声。
树头萧瑟长风过,马上瞢腾短梦惊。
劝汝无言归旧谷,先秋番次候虫鸣。
六月不知春色尽,五更来伴夏鸡声。
树头萧瑟长风过,马上瞢腾短梦惊。
劝汝无言归旧谷,先秋番次候虫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花梢:花朵的尖端。雨中听:在雨声中聆听。
园林:种植各种植物的园子。
百果成:各种果实成熟。
六月:农历六月。
春色尽:春天的景色结束。
五更:黎明前的五个时辰。
夏鸡声:夏天的鸟鸣,如公鸡报晓。
树头:树枝的顶部。
萧瑟:形容风声凄凉。
马上:骑在马上。
瞢腾:迷糊、困倦。
无言:无需言语。
旧谷:过去的谷物收获地。
番次:轮流、依次。
候虫鸣:等待季节变化的昆虫鸣叫。
翻译
在雨声中倾听花梢的动静,催促着园林里的各种果实成熟。六月里浑然不觉春天已逝,清晨五更时分,蝉鸣声陪伴着夏天的到来。
风吹过树梢,带来萧瑟之感,骑马的人被短暂的梦境惊醒。
我劝你不必再沉默,回归旧时的谷地,秋天的第一批虫鸣声预示着季节的变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春景象和农村生活图画。开篇"花梢未动雨中听,催遍园林百果成"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里雨后的宁静与生机,花朵在细雨的滋润下静悄悄地开放,而园中的果实也在这个季节迅速成熟。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微妙的变化,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充满生机的画面之中。
"六月不知春色尽,五更来伴夏鸡声"这两句则是在强调时间流逝的主题。诗人指出到了六月份,本应是初夏时节,但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夜间的公鸡啼叫也提醒着人们夏日已至,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转。
接下来的"树头萧瑟长风过,马上瞢腾短梦惊"两句,则是对行旅生活的一种描写。诗人通过树梢在风中的凄凉声响和自己在马背上的短暂入睡与惊醒,表现了游子对远方的向往和内心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劝汝无言归旧谷,先秋番次候虫鸣"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告。诗中提到不要沉默,要回到熟悉的地方去,而在初秋时分批等待虫鸣声。这两句不仅包含了对自然的观察,也蕴含着一种淡定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通过对春天雨后景象、时间感悟和行旅生活的描写,以及对友人的劝告,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