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本南海人,暂为北京客
朝游金张园,暮宿许史宅。
二月春风吹百花,朱朱粉粉相钩加。
银鞍绣勒少年子,对花下马弹琵琶。
大弦掩抑花始开,花重坠枝枝更斜。
小弦变作花烂熳,雨点骤打烟浓遮。
鹧鹄从何来,远在天之涯。
钩畾格磔忽惊起,不知飞在谁人家。
又闻黄鹂声睍睆,如断复续续复断。
布指似嫌宫调缓,别写群雁鸣霜暖。
蒹葭浦深风萧骚,一只两只飞渐高。
天长地远望不见,使我回首心烦劳。
我谓少年弹且止,钱塘去国三千里。
每到春来花最多,鹧鸪能舞黄鹂歌。
去年随雁同沙漠,听此琵琶殊不乐。
少年笑我君太痴,人生行乐须其时。
此中正自有佳处,但畏闲愁缠绕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京的短暂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里花园中的繁华景象和音乐之美。诗人以“仆本南海人,暂为北京客”开篇,表达了自己作为南方人的身份与身处北方京城的暂时性体验。接着,诗人描述了春天花园中的盛景,“二月春风吹百花,朱朱粉粉相钩加”,生动展现了花朵的色彩与形态。
随后,诗中引入了音乐元素,通过“银鞍绣勒少年子,对花下马弹琵琶”描绘了一位少年在花丛中弹奏琵琶的情景。琵琶的音色被诗人巧妙地与花朵的动态联系起来,通过“大弦掩抑花始开,花重坠枝枝更斜”、“小弦变作花烂熳,雨点骤打烟浓遮”等诗句,展现了音乐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
诗中还穿插了对远方与自然界的描写,如“鹧鹄从何来,远在天之涯”、“天长地远望不见,使我回首心烦劳”,以及对不同鸟类声音的描绘,如“又闻黄鹂声睍睆,如断复续续复断”。这些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添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对比与思考。
最后,诗人以“我谓少年弹且止,钱塘去国三千里。每到春来花最多,鹧鸪能舞黄鹂歌。去年随雁同沙漠,听此琵琶殊不乐”表达了对音乐与自然、家乡与异乡之间复杂情感的思考。通过“少年笑我君太痴,人生行乐须其时。此中正自有佳处,但畏闲愁缠绕之”这样的结语,诗人既肯定了当下生活的乐趣,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音乐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