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辱启蒙,似欲驾我仙
出处:《杨户曹用外舅二诗韵见寄和以酬之 其一》
宋 · 刘学箕
得不知所止,泛然乘风船。
正大辱启蒙,似欲驾我仙。
大哉周孔心,异彼祇漆园。
讲月琢以磨,岂在耘人田。
正大辱启蒙,似欲驾我仙。
大哉周孔心,异彼祇漆园。
讲月琢以磨,岂在耘人田。
注释
得:沉迷。不知所止:无法自拔。
泛然:随意。
乘风船:破浪前行。
正大:正直的大道。
辱启蒙:蒙受羞辱。
似欲驾我仙:仿佛驾驭仙灵。
大哉周孔心:孔子和周公的伟大心灵。
异彼祇漆园:与其他人相比显得伟大。
讲月:教诲如明月。
琢以磨:打磨。
岂在耘人田:岂止为农夫而存在。
翻译
沉迷其中无法自拔,随意乘风破浪前行。正直大道上蒙受羞辱,仿佛要驾驭我的仙灵。
孔子和周公的伟大心灵,与他们相比,其他人显得微不足道。
他们的教诲如同打磨的明月,岂止是为了耕作者而存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学箕所作,题为《杨户曹用外舅二诗韵见寄和以酬之(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自然界中的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以及对古圣先贤智慧的赞美。
"得不知所止,泛然乘风船。"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心境的自由自在,如同乘坐一叶轻舟,在风的引导下任意漂流,不受世俗羁绊。
"正大辱启蒙,似欲驾我仙。" 表达的是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希望得到启迪,与古代圣贤心灵相通,达到一种超脱凡尘、接近仙境的精神状态。
"大哉周孔心,异彼祇漆园。" 这里赞美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代表人物周公和孔子,认为他们的心胸博大,不同于一般人所执着的小我的局限。
"讲月琢以磨,岂在耘人田。" 诗人通过对明月的琢磨(即研讨、学习),来比喻自己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的过程,并非是在世俗的人间田地中劳作。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个人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儒家文化传统的尊崇。通过这种方式,刘学箕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与古代智者心灵相通的文学追求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