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观泉水即登山,诗卷长携木石间全文

不观泉水即登山,诗卷长携木石间

明 · 邵宝
不观泉水即登山,诗卷长携木石间
江逆海潮穷地脉,峰参星斗入天关。
风回碧涧千川象,霜落丹厓万古颜。
闻道瑶台在霄汉,野人何意问仙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中的秋日景象与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首联“不观泉水即登山,诗卷长携木石间”,开篇即展现出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不满足于日常琐事,而是选择亲近自然,无论是观泉还是登山,都伴随着诗卷的陪伴,体现出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颔联“江逆海潮穷地脉,峰参星斗入天关”,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江水逆流而上,仿佛要探寻大地深处的秘密;山峰直插云霄,与星辰相接,象征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颈联“风回碧涧千川象,霜落丹厓万古颜”,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变幻。碧绿的山涧中,风吹过,仿佛千条河流在其中流动;霜降之时,红艳的山崖披上了岁月的痕迹,展现出永恒的魅力。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想象,营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尾联“闻道瑶台在霄汉,野人何意问仙班”,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瑶台,常用来比喻仙境,霄汉则是天空的最高处,象征着极高的理想境界。诗人以“野人”自喻,虽身处尘世,却心向高远,渴望超越平凡,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超凡脱俗生活的双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