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酒价不用钱,笑减青粳沽竹叶
江风吹帆三百里,青山片片随船窗。
山头挂天根插水,两岸阴森那可已。
游郎如坐彩云来,人家尽住瑶屏里。
三江烟树嗟空阔,谁道龙中更奇绝。
陡岩岚翠寒扑肌,拂手藤花洒香雪。
荆扉女儿扬茜裙,映柳窥人半明灭。
山村酒价不用钱,笑减青粳沽竹叶。
风波相遇皆行迈,死生肯付乾坤外。
采芝昨上桐君庐,占星又宿严陵濑。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叔承的《自钱塘由富春桐江抵七里滩同范仲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路旅行的生动画面。首句“鸣榔晓发钱塘江”以清晨的击浪声开启旅程,暗示了早起的行旅之辛。"波开绿酒浮春缸"运用比喻,将江面比作春酒缸,形象地展示了江水的碧绿与生机。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江风吹帆三百里,青山片片随船窗”,描绘了船行三百里,沿途青山相伴的壮丽景色,给人以开阔而悠远的感受。“山头挂天根插水,两岸阴森那可已”则写出山势险峻,江流曲折,两岸景色阴森而迷人。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人文风情,“游郎如坐彩云来,人家尽住瑶屏里”,把山水间的村庄比作仙境,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仿佛生活在画卷之中。沿途的自然景观和人间烟火气交织,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三江烟树嗟空阔,谁道龙中更奇绝”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赞叹,而“陡岩岚翠寒扑肌,拂手藤花洒香雪”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山岩的冷峻与藤花的香气,展现了丰富的感官体验。
最后两句“荆扉女儿扬茜裙,映柳窥人半明灭”描绘了山村少女的活泼与娇羞,以及“山村酒价不用钱,笑减青粳沽竹叶”的淳朴民风。诗人与友人范仲昭在旅途中的相遇,感慨“风波相遇皆行迈,死生肯付乾坤外”,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从钱塘江到富春桐江再到七里滩的旅程,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情之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