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中巳,龙象须观第一义
出处:《十二时颂 其五》
宋 · 释文准
禺中巳,龙象须观第一义。
若向其中觅是非,见解何曾有李二。
若向其中觅是非,见解何曾有李二。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修行与觉悟的奥义。诗人以“日南午”开篇,象征着修行的关键时刻或生命的高峰,强调在这一时刻,每个人都拥有珍贵的内在宝藏——“四大身中无价宝”,即指人的身体、精神、情感和意志,这些都是无价之宝。
接着,诗人通过“阳焰空华不肯抛”这一形象,比喻世俗的诱惑和虚幻的追求,提醒人们不应被这些短暂的快乐所迷惑,而应有意识地修行,提升自我。然而,“作意修行转辛苦”则揭示了修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
“不曾迷,莫求悟”两句,表达了对盲目追求智慧的警醒,指出真正的智慧并非外在的追求所能获得,而是内在的觉醒。诗人进一步阐述,真正的觉醒在于认识到“有相身中无相身”,即在看似有形的身体背后,存在着无形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意识到“无明路上无生路”,即在无明(无知、迷惑)的道路上,是没有出路的,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找到光明的道路。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修行的本质和过程,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觉察,不断探索内在的真我,最终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