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爱君无俗虑,欲携书卷共追攀
出处:《过古林庵赠圆通上人》
清 · 钦琏
蒲庵十笏寄深山,白昼柴扉已掩关。
尘迹不来茅舍里,炉烟时袅树林间。
梅当缺处还须补,竹绕篱边莫教删。
我实爱君无俗虑,欲携书卷共追攀。
尘迹不来茅舍里,炉烟时袅树林间。
梅当缺处还须补,竹绕篱边莫教删。
我实爱君无俗虑,欲携书卷共追攀。
鉴赏
这首清代钦琏的《过古林庵赠圆通上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隐逸的画面。诗人蒲庵十笏寄居在深山之中,白天柴扉紧闭,远离尘嚣。他欣赏着这里的宁静,尘世的纷扰并未侵入这简朴的茅舍,只有缕缕炉烟在树林间轻轻缭绕,增添了禅意。
诗人以梅花和竹子为喻,寓意生活中的补足与平衡。梅花在缺处生长,象征着坚韧与自我完善;竹子围绕篱笆,象征着君子之风,不可随意削减。诗人表达了对圆通上人超凡脱俗生活的赞赏,希望能一同读书论道,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写景和寓言,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赞美,体现了清幽淡泊的禅意美学。